“宝宝,一路走好,我相信有来生,我们的故事还会继续。”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的“天堂信箱”旁,贴有一张粉红色的“爱的箴言”。可以说,殡仪馆是生命的“最后一站”,也连接了生者和死者。
3月24日,第四届广州市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举行,数十位市民成功报名后来到现场,通过观看为遗体化妆、火化等殡仪服务项目,更深刻地感受了“生死”。
体验者:在活着的时候,走过“最后一段路”
对不少人来说,死亡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。而对选择清明节前夕来殡仪馆体验的这25位普通市民来说,在活着的时候走过“最后一段路”,或许能对生命有更深的感悟。他们当中,有社工、学生和退休人员等,其中最年轻的24岁,最大的60岁。
这段路的第一站,是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的防腐室。一具遗体安详地躺在金属床上,参观的市民有序排列在床边,全场默然。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女化妆师从箱子里拿出海绵,轻轻蘸了蘸特制的“粉底”,均匀扑在遗体面部,接着又用刷子在其脸颊、下巴等处打上腮红,最后涂上口红。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殡仪馆。以前不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的,有这个机会,就过来了。”一位前来体验的老伯对记者说。
而火化车间是“告别之路”的下一站,也是最后一站。据悉,举行完告别仪式后,遗体会被直接送往这里,先冰冻处理,然后进行火化,全程约两个小时。
“有市民会担心,遗体会不会火化错?骨灰会不会弄错?其实完全不会,从接收到装灰,我们会进行六重核对。”火化车间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。
而见证了火化的流程后,社工陈小姐对记者说,很多人对象都对殡葬过程不甚了解,通过这次活动,她对火化等有了直观认识,也能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为逝者家属进行疏导。
入殓师:和逝者“零距离”接触后,更珍惜生命
“我是一名防腐整容专业的大三学生,来这里实习两个月了。”“95后”遗体化妆师小黄始终面带微笑,向前来体验的市民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。
“工作的每一天,我们都与逝者零距离接触。我还记得第一次为逝者穿衣服,握住他的手是冰凉的;第一次尝试着为逝者刮胡子,是那么的小心翼翼;第一次听到逝者的喉咙发出‘呵啊’的一声,一口气打出来,哇,我当时真的跳好远啊……”小黄说,即使面对世俗的偏见,她仍感觉到,能为逝者服务,这份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。
同样选择和遗体“零距离”接触,1994年出生的小江从第一次在电视上听到这个职业,到真正成为一名遗体化妆师,花了六年半的时间。
“我见证了一幕又一幕使人潸然泪下的场景,才更觉这份工作带来的沉重和不易,以及那份神圣的使命感。”她表示,也曾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,但她逐渐坦然,“我们也是苦练技艺、阳光可爱,并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特殊工作者”。
小江还表示,作为时刻和生死打交道的人,自己最大的收获,就是会更珍惜和身边每个人相处的每分每秒,也珍惜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每分每秒。
广州今年将推广灵牌位拜祭
据了解,自2016年9月起广州市殡葬基本费用免除范围扩大至非广州市户籍人员后,市殡葬服务中心在2016年共办理基本殡葬费用免除业务28946件,免除费用2987.65万元。
清明节将至,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表示,目前,市火葬场寄存骨灰近15万份,是市内拜祭人流最为密集的祭扫场所。因此,清明期间将继续推出鲜花拜祭、网络拜祭等文明祭扫方式。并且,自3月15日起,广州市首次推广灵牌位拜祭等不领取骨灰拜祭的新形式,目前已有200多人办理该业务。
他还透露,市民可通过扫描现场“骨灰撒海”微信公众号预约登记骨灰撒海业务。
“去年骨灰撒海的费用是1000块,共有1900多人预约。但今年的费用可能会有所调整。”李志坚说。
此外,增城、番禺、花都、从化等区的殡仪馆开放日将于近日举行。